走内涵发展之路,创高品质新型学校
走内涵发展之路,创高品质新型学校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韩立福教授来访
卢氏苏教实验学校
2018年6月8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韩立福教授应我校董事长之邀,来我校交流访问。
韩立福教授,教育学博士,副研究员,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师从于中国著名教育家、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研究方向教育评价、新课程有效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任职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师教育研究中心,2010年9月—2013年8月曾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南山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专家组组长。2011年教育部聘为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专家。
韩教授此行,主要包含四项内容,即课堂教学实况调研、高效复习模式交流、和部分优秀学子座谈、对我校课堂创新的几点建议。
一、课堂教学实况调研
韩教授通过对我校十七个班级的调研,对我校师生工作学习予以肯定,具有以下特点。
1.学生精气神十足,状态非常投入,全程积极主动。
2.教师专业性强,态度端正,认真敬业。
3.注重训练要素,培养学生训练能力,且训练密度大。
4.师生之间体现合作教学,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
5.课堂体现展示学习要素,以雷宁老师和刘林锁老师为典范。
6.课堂生态走向健康、向上、和谐的良性趋势。
以雷宁老师和刘林锁老师为典范的课堂,能够让学生主动进化与预习,发现问题,并且生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学生,老师重教辅轻教材的倾向需要进一步纠正。
二、高效复习模式交流
韩教授提出“三三四八一零”的复习模式,具体如下:
三测:回归教材盲测、开卷明测、提升终测。进行三测必须课本找齐,必须夯实教材基础。
三层:学生培养类别700分以上为卓越班,600分以上为重点班,500分以上为本科班。
四方向:回归教材、知识建构、能力提升、高级思维。其中要注重阅读理解和思维分解能力的提升。另外教师应注重教学方向的改变,教学思维的转化,教学理念的创新以及教学路径的转变。
八种课型备考要抓好:详见《改课新课堂的辅助课型》
十种能力:中高考临考的应试能力,平时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另外韩教授还提出五维教学法即知识点、问题点、方法点、思维点与失误点。
三、与部分优秀学子座谈
韩教授与我校13名优秀学子进行座谈。其中七年级3人,分别是朱寒琪、张育涵、薛雅芳;八年级10人,分别是刘耿豪、程秀鹏、张钰婧、莫晓梅、崔晓华、王茁郦、李润东、李思远、吴羽轩、张韶瑜。主要座谈内容如下:
1.学生自我介绍
2.进行基础调研
3.对学生进行能力测试
4.成功的口诀:公式、概念和定理,例题、习题,练习题,一个不落全都会;做到举一和反一,高考肯定上重点;做到举一反三的,高考必定上清北;明白做题和编题,就如开车和拆车,二者能力差别大。
四、对我校课堂创新的几点建议
韩教授主要建议为所学课本全部习题必须会,由做题转向编题。具体如下:
1.结构化预习。
2.注重课型创新。
由新授课走向问题解决,提高课堂品质。考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手段;教学形式由单一走向多元,提高课堂效率,加大单元回归训练力度,提升自习课品质。
3.建立团队学习机制,缩小学生间差距。
4.由教师导学转向问题导学,让学生进行智慧型学习。
(材料整理教师:宋梦)
附件
改课新课堂的辅助课型
为了弥补主体课的不足还设有辅助课型,包括习复习反馈课、试卷讲评课、习题展示课等。它对主体课起到铺垫、补充、强化、整改、总结等作用。
复习反馈课
复习反馈课是师生共同完成某章、某单元、某模块、某部分教学任务后,为诊断学习效果,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益而设置的反馈课型。复习反馈课具有巩固功能、梳理功能、纠错功能,它能帮助学生温故知新,学会按图索骥、居高临下,使学生的认识向着正确方向趋近。导学流程如下:
1.自构框架
课前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构建知识框架图(或知识树),课上教师进行抽检,并提升、完善所建知识框架,让学生将正确的知识框架图记在书上,同时由学生两人复述互检。
2.题组训练
由教师针对本部分知识点,将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在集体备课时编成训练题组,由学生进行拓展训练,并互判训练题,查找自己的错误和疑点,进行合作交流。
3.展示明理
对学生在训练题组中的错误、疑点通过多种展示方式让学生相互释疑、解难、明理,展示的同时用红笔在相应地方进行更正。进一步构建知识体系,提升能力。
4.复述反馈
二人复述互检,反馈复习效果,真正达到再次提升的目的。
试卷讲评课
试卷讲评课是学生经过各级各类考试后,教师在试卷分析的基础上,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归类,通过集中讲评与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进一步解决学生困惑,提升学生应试能力而设置的课型。导学流程如下:
1.错因分析
学生根据本人考试情况,自行分析出错原因,并尽可能用红笔在试卷上旁批。
2.讲评更正
教师根据试卷分析结果,明确大多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评,讲评过程中重点讲评易错点、易混点、知识交叉点。教师在讲评的同时要求学生用红笔在试卷上进行更正,并保存以备复习。
3.合作互检
对教师讲评时未能解决的问题或困惑,通过二人小组、多人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完成,有利于学生解决个性化问题。对个性问题的更正也要求学生用红笔在试卷上记下。对错误部分更正后,要通过二人复述互检,达到真正掌握。
4.补漏训练
对于全班共性问题教师要集体编写同类型习题,再次进行强化训练,对个性问题以小组学习伙伴相互解决为主,教师个别辅导为辅。
习题展示课
习题展示课是师生共同完成某一节或某一部分教学任务后,针对某一个知识点或某一类知识的掌握情况而设置的专题练习课型。习题展示课以精选典型习题练习为主要活动形式,导学流程如下:
1.典型选题
习题展示课所选题目应具有典型性,属专题针对性训练,其难度应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其内容可来自教材、教辅、中考题等。
2.自主练题
教师将预先选好的题目提前告知学生,由学生自己练习,找出问题或学习疑点并记下。
3.分类展题
教师经过巡查、调研,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问题或学习疑点,根据小组的差异将习题分类分配,以个体或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展示或全班展示,让学生释疑、解难、明理,展示的同时用红笔在相应地方进行更正。
4.方法揭题
通过习题展示,归纳出相关解题方法,进一步揭示问题要害,形成解决同类问题的基本解题思路,并由两人复述互检,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案例分享
班级----姓名----科目---主备教师-----协作教师-----------------组长审阅----时间---
课题--------------------(共2学时)
第一学时 自主课(体现深度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一、学习目标:(定方向)
二、自主学习资源:(提供高效学习的相关材料)
1、图书馆相关读本
2、网络相关素材
三、学习任务:[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自学,用什么方式自学,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把要掌握的知识根据目标分步分别设计成有价值的思考题提出出来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课本内容要做到三读:粗读知其大意、细读掌握要领、精读领悟知识的内涵外延,内容多分步自学,分步指导,分步要求]
注重学生预习方法指导,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知识,解决问题、记忆基础,避免盲目性。
自学指导一(聚集目标1)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阅读xx内容、思考下列问题、xx时间、到时怎样检测)
设计问题1
设计问题2
设计问题3
自学指导二(聚集目标2)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阅读xx内容、思考下列问题、xx时间、到时怎样检测)
设计问题1
设计问题2
设计问题3
自学指导三(聚集目标3) (请同学们阅读xx内容、思考下列问题、xx时间、到时怎样检测)
设计问题1
设计问题2
设计问题3
四、个体学习疑点:
五、小组合作交流:
六、自主学习检测:基础题
(自主课结束后努力掌握60%----70%,疑点展示是下一节课学习的动力)
七、构建思维导图:
初建思维导图,修改思维导图。
八、小组疑点收集:(学习疑点收集单)
(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易混点、交叉点收集疑点)
九、疑点展示分配
小组对子准备(2个小组为对子)(假设8个组)
问题1(1和5小组各自准备,不讨论)
问题2(2和6小组各自准备,不讨论)
问题3(3和7小组各自准备,不讨论)
问题4(4和8和9小组各自准备,不讨论)各小组课后可以收集材料并准备
第二学时 展示课(体现深度自主展示)
一、学习成果展示:(小组对子温故互查)
用思维导图串知识,解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二、小组疑点展示(展示反馈):
小组对子相互展示、质疑、追问、点评
A.1小组出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5小组认可、质疑、追问、提升、点评。
B.2小组出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6小组认可、质疑、追问、提升、点评。
C.3小组出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7小组认可、质疑、追问、提升、点评。
D.4小组出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8、9小组认可、质疑、追问、提升、点评。
(其它组应以主动抢答的形式进行质疑、追问、提升、点评)
三、完善思维导图:
四、检测拓展: 1、提升题 2、拓展题
五、总结提升:(收获+不足+努力方向)